这个春日,当连片的金黄的油菜花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花依旧灿烂,心里却少了当年的喧嚣与轻狂,多了一份安静与遗憾。我在心里默念:勐佑坝的油菜花,我回来了。
山水还在,当年的校园还在,和同学在油菜花地边看书边玩耍的情景依然清晰,只是时光无法倒流。
慢慢走近长满青色藤蔓的田埂,田埂边狭长的小径上背着篮子不时走过的农人,他们不紧不慢的脚步,让你去猜想人一辈子究竟能走多远,猜想这一辈子能走在花丛中的时间,究竟能有多长?
那时放学后,总会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到地边坐成一排,看书学习。累了,就会站起身在地边走来走去,不时弯下腰,闭上双眼闻闻油菜花的味道。学校的广播里会播放同学们写的散文,至纯至真的文字经过稚嫩嗓音的咀嚼,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飘落在一朵朵金黄的油菜花上。
初中毕业,我再次回到勐佑,是四年之后走上工作岗位。那时,我刚刚二十岁。
一天,我和同事去走访农户,走在开满油菜花的小径上,他说:“很久以前,人们要把县城定在这里,传说头天晚上在坝子的一角插了个木桩,第二天早上发现木桩飞到了凤山顶。所以才把县城定在了凤山。”说这话时,他的神情里充满了遗憾。而我却庆幸,县城若是定在这,这金黄色的油菜花就没了生存空间,代替它的或许会是数不清的水泥房和水泥路。尽管,七年之后,我能够再次走入油菜花地,是托福于直入这里的水泥路。
这条水泥路名叫凤习路,是到这个坝子的唯一一条二级路。记得在勐佑工作时,每到油菜花开时节,晚饭后几个要好的同事经常在开满油菜花的小径上散步,那时穿过油菜花地的是一条弹石路,一个同事感慨地说:“要是有辆自行车,现在的我们可以像韩国电视剧里的女主角一样浪漫。”
大概,那就是二十岁的梦想,也是二十岁的忧伤。在那些洒满夕阳的傍晚,我站在油菜花间,凝心静气遥想着未来,未来很美。
多年过去,我早已离开了勐佑,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奔波忙碌,酸甜苦辣,只是在心底,还留有一份在油菜花地间畅想未来的美好。
我是地道的勐佑人,每年要回老家多次。按理说,每年的油菜花开,我都可以看到,只是那年离开后,竟再没看到过勐佑的油菜花,因为回老家的路不经过勐佑坝。很多次,想要绕道而行去看看,却一直未能如愿,直到凤习二级路通行。
因为凤习路,回家缩短了半个小时的车程,这让我对凤习路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那亲近,来源于凤习路本身,还是久违的油菜花,我说不清楚。
与当年相比,小坝多了一幢幢漂亮的民居楼,白色的墙、明亮的窗户、紧闭的房门,让人忍不住去猜想,猜想主人的样子,还有他们的故事。我知道,每一幢楼,都有一个故事,不同的楼里,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和人生。
每一个和我一样来看油菜花的人,是否也和我一样,从黎明出发,沿着朝霞一路前行,抵达那一片金黄,然后再缓缓起航。没有激动、没有忧伤,也不说再见,只留一片宁静给自己。
(作者单位:云南省凤庆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