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一双鞋垫
2022-01-30 09:57: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郝志娟

  这天,河南省禹州市检察院未检科的张淑霞在收拾自己的办公桌时,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双鞋垫。鞋垫出现在办公桌的抽屉,足以看出这双鞋垫的不同寻常。在同事追问下,她讲述了鞋垫的来历。

  鞋垫是刘某送的,刘某是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孙某的妻子。二十年前,孙某在一个村子收麦子时,与一名年轻人发生口角,年轻人召集数名青年对孙某进行殴打,致孙某当场死亡。案发后,参与殴打孙某的人员四散潜逃,二十年后这些人才相继被抓捕归案。

  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按照法律规定,要听取被害人近亲属的意见,张淑霞通知刘某。交谈中张淑霞了解到,孙某被害时,儿子尚不满4岁。为了给儿子更好一些的生活,她选择了改嫁,原指望丈夫能对儿子好,结果却事与愿违。无奈之下,她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带着儿子到北京打工生活。孩子的爷爷老孙因为她带着孙子另嫁,一直对她抱有成见,多年来和母子二人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按照法律规定,儿子、刘某和老孙都是赔偿对象。一旦处理不好,她和公公很容易因为赔偿金问题发生矛盾。通过沟通,张淑霞觉得刘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虽然老孙跟她没什么联系,但她从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起孙家的任何不是,提起老孙时,她也理解对方老年丧子,对儿媳带着孙子改嫁他人的不认同。“儿子没了,已经让他够伤心了,孙子、儿媳妇又都走了,他不理我,不看孩子,我也不恨他,我能理解他。”刘某诚恳的话语,使张淑霞感到自己有责任修复这个已破碎的家庭关系。张淑霞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对方:“案件上有什么疑惑,就打我电话,我能帮你的一定会帮你;我做不了的,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张淑霞又找到老孙,听取其意见。老孙觉得儿媳既然带孙子走了,案件的赔偿就与她无关。了解了老孙的想法后,张淑霞先从法律关系给他讲起,再谈到儿媳、孙子近些年的生活,并告诉老孙虽然刘某改嫁,但她并没让其孙子更名改姓。之后,张淑霞多次与老孙联系,从中说和,向老孙提及儿媳对他及家人的感情和在外打工的经历,让老孙体会到一个女人独身带孩子的艰辛。经过多次工作,老孙表示愿意让儿媳和孙子回家,并表示赔偿款他一分都不要,都留给孙子将来娶媳妇。最终,刘某拿到应得的赔偿款。

  那年春节,刘某从北京回来,将这双自己纳的鞋垫送给张淑霞留作纪念。临走时,她说道:“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编辑: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