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状元不读书
2022-01-30 10:04: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郑海啸

  状元不读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见新科进士从考场中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究其实,所谓的功名之路是很典型的应试教育。只要是应试教育,就很难培养起真正的读书乐趣。当年的读书人一旦中了状元,估计也和现在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样,恨不得把所有的书都撕成碎片。这些年来,我们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除了多些“兴趣班”和“特长生”,“读书种子”却越发少了。前不久,一个高考“状元”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读书不多,我赞赏他的坦诚。学者郑也夫曾在北大、人大教书七年,七年来他只见到一个学生,在教“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的时候,感觉这个学生读这路书有点痴迷了,很快,郑老师读的书他差不多都读了,他们之间能对上话。这以后他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英美学术刊物上关于社会学与生物学交叉的新成果发给老师,教学相长。郑也夫说:“我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非常高兴,也非常失落,这样的学生怎么就碰到一个呢?所以还是那句话,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严格说起来,郑也夫的这个学生也还算不上真正的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鲁迅先生描述的那样,“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真正的赌徒不在乎输赢,真正的读书人也完全没有功利目的,只是喜欢而已。

  不仅“状元”不读书,连“状元”的老师也不读书,社会各阶层读书的都越来越少,这不独我们中国为然,而是世界性的。我相信,所谓的“读书种子”不会灭绝,但读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很古怪的爱好。也许,这正说明我们人类越来越聪明。比如,以前为了应试,我们必须读比较多的书,可能无意之中就培养了读书的兴趣,而现在很多的培训机构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让你掌握通过考试的金钥匙,让你不必吃那么多苦。再比如,智能手机实在是天才的发明,让你永远不会感到寂寞,让你不会有拿起书本的冲动和必要。

  只是,对不读书的后果,我们最好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久前,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忧心忡忡地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正在崩塌,因为人们再也读不了书了,我们生活在屏幕时代。人不再读书,也就不再思考,于是民主制度变成不可能。”其实更早以前赫胥黎就警告我们,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我们将危在旦夕。但愿只是危言耸听。

  编辑: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