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是2009年播出的日剧,讲述了一家每晚12点到早上7点营业的小饭馆中发生的种种故事。该剧曾被韩国和台湾地区翻拍,在整个亚洲地区都颇受欢迎。然而由黄磊主演的中国版《深夜食堂》,六月开播至今却恶评如潮。该片的豆瓣评分目前仅为2.5,一度低至2.3,堪称热播剧里口碑最差,差评剧里热度最高——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手撕鬼子”剧《抗日奇侠》还有4.1分呢!
平心而论,这部剧的制作、剧情、角色设计和演员演技,远不至于“烂”。观众评分是带着情绪打的“一星”,这种情绪就是愤怒。
原版剧情中,每集用一样食物引出一个故事,食物通常是颇具日本特色的小吃或家常菜,即使不熟悉日本,看到简单的制作过程,也能了解其滋其味。最重要的是,食物带来的每个故事都意味十足。这才是《深夜食堂》的灵魂,也是中国观众们对翻拍版最期待的地方。
吃这件事,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含蓄的中国人最擅长把思绪寄托在食物上,食物从一个人的手传递到另一个人的口中,包含了太多内敛深沉的情感。所以一道菜的味道不仅仅是好吃,它还会让人想起那个做菜的人,那个盛产此物的地方,那时发生过的故事……哪怕过着最贫乏无味的人生,也一定有一味舌尖上的记忆,用食物讲故事,简直是中国人的天赋技能。
然而中版《深夜食堂》竟然把这事给办砸了。
第一集在黄磊饰演的老板的旁白中开始,五分钟不到就接连出现了某白酒、某房产中介平台和某方便面的广告,黄老师刻意压低嗓音制造的深沉感顿时被抵消了。这是一家在中国某城市的小巷通宵营业的日式餐厅。黄老板在做香菇炒腊肠,客人们点的菜有炸鸡和啤酒,厚蛋烧、虾仁炒鸡蛋、章鱼香肠……这饭馆的厨子可能新东方肄业以后学日本菜没学全?
这时,两个半夜下班的姑娘来到餐厅,她们顶着满脸一丝不苟的大浓妆,一坐下就要吃酸菜味方便面,并强调“不要葱不要蒜”。诶?日式餐厅不仅卖方便面,还会给你加葱和蒜吗?黄老板拿出某品牌碗面,抠出面饼扔进锅里,并介绍说这几个姑娘叫做泡面姐妹……老板又拿出雕刻着某品牌名字的酸菜坛凑到镜头前来个大特写,并说这酸菜是自己做的……《深夜食堂》就是目不暇接的广告吗?这样侮辱观众,观众当然会愤怒。
泡面是什么?是没到月底花光生活费的穷学生的三餐,是网吧通宵打游戏的宅男的夜宵,是加班错过饭点的上班族顺手充饥的晚餐,不是三更半夜玩情调的日式小饭馆里加上葱蒜的谜之料理。对比原版剧情中姑娘们吃的茶泡饭——普通的日式家常餐点,导演居然用泡面与之对应,天南海北八大菜系,就找不到一样朴实的中国家常餐吗?这样侮辱中国美食,观众当然会愤怒。
深夜,是这部剧除了美食以外另一个标签。深夜的标志之一,就是疲惫。原版中几个姑娘吃的是茶泡饭,被叫做茶泡饭姐妹,即使说说笑笑,脸上也总是带着疲惫,妆容很淡,能看出来年龄的痕迹,口味清淡的茶泡饭也是十分适合深夜的食物。事实上,不会有哪个女人忙碌了一天加班到12点以后,还一脸精致的大浓妆,戴着满脑袋花,兴高采烈去饭店里吃油腻的泡面。这样侮辱常识的情节,观众当然会愤怒。
整部剧都弥漫着一种傲慢:“观众就是喜欢日本元素,我把日版场景都还原了他们肯定就买账了;年轻人就得花枝招展大喊大叫,他们一定爱看……”他们既不了解美食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义,也不愿意了解中国人的深夜是什么样,更不愿意了解年轻人,观众还你一个2.5的愤怒,也算是势均力敌的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