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装嫩”与“充老”
2023-08-31 18:23: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陈庆贵

  不知滥觞于何时,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迷恋上了“装嫩”。成年女性中,说话嗲声嗲气,张口闭口“狗狗”“包包”“饭饭”“爱爱”,动辄无厘头鼓腮帮嘟嘴巴瞪大眼扮表情包者有之。更有阿姨级中年作家们,刻意用小姑娘腔码“少女体”煽情文字,名伶们年届不惑仍然秀“娃娃腔”者也比比皆是。

  与“装嫩”相映成趣的是“充老”。青涩单纯天真的少男少女们,才刚踏入职场没几天,就俨然修炼成了老谋深算老于世故的人精,唯恐被旁人用“书生气”“不成熟”捅脊梁骨。职场上血气方刚、30多岁的“赵钱孙李”,一不小心就被称为“老赵、老钱、老孙、老李”。那些活跃于公共空间的“美女作家”和“鲜肉作家”们,摇身一变成为饱经风霜备尝坎坷的“人生导师”,乐此不疲地烹制着洞穿世事参透人生的“鸡汤文”。

  “装嫩”与“充老”非吾国特产,他国亦有。早在1911年,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马修·巴利就发表小说《彼得·潘与温迪》,创造了传世文学典型——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小飞侠彼得潘”。此后,心理学上便多一疾曰“彼得潘综合征”,特指惧怕成年社会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的成年人。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发表《铁皮鼓》,也塑造出一个“不想长大”的主人公,继而诞生“铁皮鼓心态”,藉以解释成年人幼稚心理。如果说欧美文学和心理学观照成年人“装嫩”,呈现的是最初个体模型,那么该世相的社会化样本则诞生于日本。本世纪初,日本出现大批年轻人“不想长大”的反常现象,媒体戏谓之“永远的17岁”。至于“充老”典型,国外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不难觅踪,不再赘述。

  “装嫩”也好,“充老”亦罢,都与生活的压力有关。比如发端于日本社会拒绝结婚生子的“飞特族”,以及拒绝工作、在家啃老、沉溺于动漫游戏世界的“尼特族”等怪胎。早年,中国网络上曾经热传过诸如《泪奔吧80后,中国最苦的一代》之类帖子,哭诉80后遭遇“房贷车贷一堆,职场婚恋养孩”等压力空前绝后的“苦厄”,成人朋友圈“宝宝心里苦”“宝宝不哭”不绝于耳,乃至遁入影厅看两场“怀旧”电影求得纾解。

  而中国式“装嫩”与“充老”,自有中式诱因。在家庭,一些独生子女生来便贵为“小皇帝”“小公主”,依赖心理与身高一起拔节,心智上不想长大也长不大,潜意识里拒绝发育。那首《我不想长大》正是他们的写照:“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在职场,新新人类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潜规则批量同化,率真便不知不觉丧失。而在名利场,受浮躁功利风气裹挟席卷,无论“装嫩”与“充老”,殊途同归皆意在博取眼球图谋圈粉,进而快速成名变现。

  “装嫩”也好,“充老”亦罢,无非藉心理暗示和行为乖张留住童年时光,以满足虚无缥缈、镜花水月的现实安全感。说到底,“装嫩”“充老”这些“劳什子”,都是环境生态亚健康在人的认知上的背投反射,实在不值得效仿。

  编辑:王根  

上下篇导读

 · 歪账
 · 嘎爹
 · 秘密
 · 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