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铁扇公主: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2022-01-30 09:36: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未然

  铁扇公主非常独特。

  她不是妖怪,而是一位神仙,但却嫁给了妖怪。

  按理说,在《西游记》中,神仙不应该属于弱势群体,然而,发生在铁扇公主身上的一系列事件,却使她的财产权被漠视、配偶权被侵犯、监护权被剥夺,成了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者。

  铁扇公主有一柄芭蕉扇,是对付火焰山大火的唯一神器。从法理上分析,财产权是一种绝对权利,权利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行使权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行为的介入。那么,孙悟空前来借扇子,铁扇公主基于这种支配权,她借也可以,不借也可以,这完全是一种个人自由。借的话,说明她高风亮节、乐于助人,即使不借,也并不见得就多卑鄙。

  由于红孩儿那桩公案,铁扇公主选择了不借,这是一位母亲出于对自己儿子遭遇的一种本能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否则,我们就会怀疑她做母亲的资格。而在权利人不予许可的情况下,孙悟空的强借行为,显然侵犯了铁扇公主的权利。或许有人会觉得,铁扇公主依仗有此宝贝,在当地大搞垄断性经营、盘剥百姓,孙悟空的行为完全是一次除暴安良的义举,但事实并非如此。

  倘若铁扇公主真的靠芭蕉扇压榨百姓,那么,火焰山的百姓应该对她恨之入骨才对,然而恰恰相反,当地的百姓对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感激,言必称“圣贤”,在当地百姓看来,她不是在欺压而是在保护他们。的确,铁扇公主在服务百姓的时候,也会收受一些财物。可是,收受财物和欺压盘剥是性质迥异的两回事,前者实为一种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互惠关系。

  即便如来,在降服孙悟空时,也收了许多“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唐僧来至灵山取经,如来也说真经不可轻传,须有一些“人事”方可。与铁扇公主相反,在女儿国经营落胎泉水的如意真仙则不同,落胎泉原本属于女儿国,见有利可图,如意真仙将它占为己有,并收取“花红酒礼”,这才是一种典型的欺压行为。

  由此,孙悟空不应该凭借自己的本事钻进别人肚子来借扇子,而是应该在尊重对方的财产权的基础上,展开充分协商。如果对芭蕉扇进行强制征用,且须给铁扇公主合理、适当的经济补偿。孙悟空其实不应该算“借”,而是抢来了。

  或许正是孙悟空行为的性质,小说回目里作者没有用“借”这个字,而是用“调”字做了含蓄地处理,有意地淡化了孙悟空在这一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态度。

  第六十一回,待大火熄灭,铁扇公主跪道:“万望大圣垂慈,将扇子还了我罢。”作为扇子的所有人,这是主张权利的表现。然而,八戒喝道:“泼贱人,不知高低!饶了你的性命就够了,还要讨什么扇子!”霸道如此,八戒的行为就属于恶意侵占了。这也反映了八戒的一种畸形法律观,他能够非常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一旦涉及他人权益,八戒则立即表现得像个法盲。

  当然,孙悟空最终还是把扇子还给了铁扇公主。他说:“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他之所以归还扇子,并不是出于对权利人享有的权利的尊重,而是维护自我形象的需要。

  第六十回,火焰山的土地道:玉面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赔家私,招赘为夫。那牛王弃了罗刹,久不回顾。”事情说得很明白,在同铁扇公主的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牛魔王竟然又同玉面公主以夫妻名义长期同居,这不仅严重侮辱了铁扇公主的感情,更是对其配偶权的直接侵犯。

  面对前来寻访牛魔王的孙悟空,作为侵权人之一的玉面公主指责铁扇公主道:“这贱婢,着实无知!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银,绫罗缎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这应该算是一种典型的“富二代”思维!难怪孙悟空都看不下去,大喝一声道:“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住牛王,诚然是赔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铁扇公主在婚姻关系中的凄惨境遇同她对婚姻、对爱情的错误认识是分不开的。其实,铁扇公主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第六十一回,目睹牛魔王被孙悟空战败,她立即放下开始时所有的坚持,“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慌忙跪在地下,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这幅场景是非常感人的,我们从中能够充分地体会到铁扇公主对牛魔王的情感。然而,在婚姻的围城里,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用心去经营。夫妻间彼此给予对方一定的空间是必要的,但有一些红线却绝对不可以碰触。

  铁扇公主的悲剧就在于,她在情感里迷失了自我,对牛魔王的严重过错选择了沉默或毫无底线的宽容。第六十回,见到孙悟空变成的假牛魔王,她道:“大王宠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那阵风儿吹你来的?”假牛魔王笑道:“非敢抛撇,只因玉面公主招后,家事繁冗,朋友多顾,是以稽留在外,却也又治得一个家当了。”要知道,对铁扇公主而言,这是历时两年的时间里她和自己的丈夫第一次见面,她知道丈夫在外面有“第三者”,丈夫对此也做了坦白,然而,作为妻子,铁扇公主对此竟然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这着实令人不解。在接下来的对话里,铁扇公主还言道:“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由此,我们看到,深受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在铁扇公主或作者的观念中,把女人对男人在家庭婚姻中的依附视为天经地义。因此,她会愚昧地宽容丈夫的所有过错。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是他的父母,对父母而言,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然而,在第四十一回中,观音把红孩儿降服后,居然将他收做自己的善财童子,这在事实上剥夺了铁扇公主对自己孩子的监护权。退一步讲,即使观音的用意是让红孩儿去自己那儿接受正规的教育,其做法也极为不妥。涉及未成年人的重大事项,均须征得其监护人的允许,而观音决定把红孩儿带走的时候,并没有征求铁扇公主同意,没有履行起码的告知义务,严重背离了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旧时代的佛法世界里,这大概就是一种任性吧。

  缺失了母爱,在一个人的成长中会留下多么大的阴影和伤痛?而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无法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这对一个母亲而言,又是一种怎样的残忍!在中国民间,观音又被称为“送子观音”,她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成全了无数个家庭的梦想,然而,在这里,她却强行把红孩儿带走,放任铁扇公主母子间骨肉分离。第三十五回,孙悟空就说:观音活该一世无夫。或许,她永远不可能理解一位母亲失去儿子的感受。

  编辑: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