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浒公案”是本版“西游法蕴”系列同一作者张未然的新作。作者以《水浒传》中10个案例为内容,不仅让读者于有趣的阅读体验中一窥古代法制的景观,更可以从中领悟古今异同的法治理念。
林冲遭高俅陷害,误闯白虎堂,被刺配沧州。第八回,描写了林冲服刑情景:就此日,府尹回来升厅,叫林冲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当厅打一面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钉了贴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监押前去。
这样的描写,在之后其他人如宋江、武松、雷横服刑的叙述中,反复出现,这些简练的文字里,包含着丰富的制度信息。
“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面部刺字是一种刑罚措施。宋代,犯了杖刑以上的犯罪人,均可能被处以刺面的刑罚。具体到刺字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具体的规定:除非皇帝下诏规定用大字,按照规定,刺面时的字体应该使用小字,但是对于重罪的犯人,则可以使用大字。据汉学家马伯良考证,1085年的诏令要求:“对犯抢劫罪者,在其耳部显眼部位刺一环,内书‘贼’字。如其所当刑罚为徒、流以上,则所刺者当为方形,如果所当刑罚为杖刑,则所刺者当为环形,部位则移到面部,尺寸大小不超过二分之一尺。”需要指出,不仅仅是针对犯罪人,宋代军队为了防止士兵脱逃,也常对士兵刺面,这样一来,作为一种刑罚措施,刺面的威慑或预防功能就有一种被稀释化的倾向。
根据宋代法律的规定,犯人如犯了死罪,则必须上手铐与脚镣,即须要戴枷。有时候,即便是只犯了杖刑的犯人,也会被要求戴枷。小说中有大量的关于犯人用枷的细节描写,例如,林冲、杨志押解上路,戴的均是“七斤半铁叶子盘头护身枷”,在牢房之中,白胜戴了“一面二十斤死囚枷”,宋江、柴进戴的则是“一面二十五斤死囚枷”,卢俊义戴的是“一面一百斤死囚枷”。上述这些描述,显然是注意区分了服刑的不同阶段所带枷具的区别,犯罪人在监禁状态时戴的枷要明显重于押送时的枷,这大致是不错的。然而,其中所涉及的具体数字却不尽准确,例如,卢俊义所带的一百斤的死囚枷,就颇带有文学色彩的夸张成分。
事实上,按照宋代的法律,对枷具的重量有统一的规定,其重量大致和犯罪人所犯刑罚的轻重成正比:死囚犯枷的重量是二十五斤,流、徒犯枷的重量是二十斤,被判以杖刑的犯罪人,枷的重量是十五斤;上文提到的盘枷,重量也并非是七斤半,而是十斤。
林冲的判决,是一种复合型惩罚:既有自由罚,也有身体罚。前者表现为流配,后者表现为杖刑,“断了二十脊杖”。关于杖刑的执行,在杖的规格、尺寸、执行人、执行时间等方面,均有细致而严格的规定。制度明确要求,杖刑必须在白天执行。进一步地,“因为担心受刑者遭受暴热之苦,统治者规定具体时间应该在早上七点之前与晚上七点之后。如果杖刑的执行拖延到夜里,那么负责的官员就得受杖一百的处罚。”此外,如果犯人处在生病状态,那么,就不能对他实施杖刑。例如,小说里屡次提到“告寄打”,就是此种情况的真实反映。这种限制,无疑是透露着人道主义气息的。
林冲被定罪后,“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这里的“量地方远近”,有两个功能:一方面是为了确定流配的地点,另一方面,也是确定羁押在途的期限。宋代律令规定:马日行七十里,驴及人步行一日五十里,车日行三十里,车马及步人同行,则以迟者为限。那么,林冲此去沧州的路途为二千里,步行在途的时限就是四十日。明确这个期限,有助于我们测定林冲发配时的大致时间。按照宋代的制度,在隆冬时节和夏季的酷暑时期,罪犯们按规定应该留滞于他们被定罪的地点,只有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将其遣送。小说中交代,林冲到达沧州,安顿下来,“不觉光阴早过了四五十日”,随后便“话不絮繁,时遇冬深将近”。也就是说,林冲到达沧州约两个月后,才时值深冬。如我们之前的描述,林冲流配在途的时间约四十日,由此,林冲押解上路的时间节点应该在九十月份,正值天气凉爽的季节,这与制度的规定是吻合的。
由董超、薛霸两人押送林冲,这正所谓“差两个防送公人,监押前去”。依照规定:“距离被送往的编配地少于二千里的囚犯有一名管押人,标明二千里以上的囚犯有两名管押人,送往湖南和广南者有三名管押人,送往海南岛者有五名管押人。”林冲被发配沧州,是流二千里,由两名管押者防送,这是合乎规定的。但是,像书上介绍的,一直由董超、薛霸押解林冲到沧州,这就是错误的了,并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要求。
按照规定,这类管押人的职责是:移送他们看管的囚犯,将其从自己的管辖区分界处移送到另一辖区分界处,在这里,管押人将囚犯和他们的护随记录文献与新的管押人交接。因此,囚犯是手手相传,直到他们抵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惯例有个例外,就是对那些制造暴力案件并将被送往广南或海南编管的危险囚犯来说,管押人要长期跟随他们不再逐一交替传押。
由此,林冲只是误闯了军机重地,并非制造了暴力案件,且只是被发配到沧州,并非遥远的广南或海南地域,那么,按照制度的要求,董超、薛霸不可能押送林冲到沧州,而应该只是押送到本辖区的分界,与相应的管押人交接,之后手手相传,这才是合乎规定的押送囚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