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花石纲案:杨志大概算不上“好汉”
2022-07-29 18:58: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未然

  林冲为完成投名状,下山打劫,巧遇杨志,遂引出“花石纲”案,第十二回,杨志介绍道: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宋代,因公护送人财物的组织,称为纲、典。更具体说来,“纲”应该是比“典”更正规、规模更大的一个护送组织。由杨志的介绍,我们清楚,作为责任人,杨志这次承揽的护送任务是非常重大的,因为,这是皇帝亲自交代的任务。十个制使,九个完成了任务,偏偏杨志时运不济,没有完成任务,即“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杨志的这个做法,我觉得,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出现了像“遭风打翻了船”这样的情况,他根本就无须“逃去他处避难”,查《宋刑统·杂律》“官船私载物”条:诸船人行船,茹船、泄漏、安标宿止不如法,若船筏应回避而不回避者,笞五十;以故损失官私财物者,坐赃论,减五等……卒遇风浪者勿论。

  这一规定,强调要按照专业知识行船,违反的,要追究责任,笞五十;由此造成损失的,按照坐赃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最后,该条明示说明,在行船过程中,遇到风浪这种不可抗力,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行船的主管人员并不负责任。我们有理由怀疑,杨志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懂法的结果,更恶劣的是,他不回京复命,却“逃去他处避难”,而这一行为恰是要承担责任的。《宋刑统》规定:诸在官无故亡者,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五日加一等。边要之官加一等。

  该条的意思是,做官的无故逃亡,一天笞五十,三天加一等,罪责过杖一百的,五天加一等。逃亡时间满五十六日,流三千里,边塞地区的官员,因为任务较为重要,擅自逃跑的,加罪一等,即品官以上一日杖六十,三日加一等。由杨志的介绍,我们知道,他“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显然应该属于该条的适用对象。杨志的介绍里,并没有言及具体的逃亡期间,可是,此间恰巧碰到赦免,想来时间也不会太短。

  我们不妨将杨志的逃亡和林冲、武松等人的逃亡做一个比较。第十回,林冲在“风雪山神庙”后,服刑期间逃亡,“雪夜上梁山”;第三十、三十一回,武松“大闹风云浦”“血溅鸳鸯楼”,随后“夜走蜈蚣岭”。由上述分析,花石纲案后,杨志属于“在官无故亡”,而像林冲、武松,属于服刑期间逃亡,那么,对于后者,如何惩处呢?《宋刑统》规定:诸流徒囚役限内而亡者,一日笞四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五日加一等。

  意思就是凡处以流刑或徒刑的囚犯,在其服役期限内逃亡的,逃跑一天,笞四十,三天加一等,十九天应杖一百,过百杖以后,五日再加一等,五十九日即流三千里。由此,杨志在翻船后选择逃跑,并不是一个小的罪过,对该行为的法律惩处,要比对待一个逃跑的暴力刑事犯人还要严重。

  或许杨志对于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没有足够充分的认识,我们看到,在遇赦之后,他急切地筹集资金,奔赴东京,想通过“潜规则”的方式,谋求官复原职。

  小说叙述:过数日,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那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帅府来。

  《水浒传》里,高俅可以说是第一恶人,他对上谄媚惑主,对下欺压百姓,可谓坏事做尽,王进、林冲、鲁智深之所以流落江湖,都与他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我觉得,在对待杨志这件事情上,高俅处理得非常恰当,他并没有做错什么。杨志本打算通过行贿的方式,来买通高俅,恢复自己原来的官职,然而,高俅却没有理会,丝毫不为之所动,果断、明了地否定了杨志的祈求。赦免,只是意味着除罪,杨志竟然得寸进尺,想要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谋求官复原职。遇事脱逃,行贿长官,杨志的行为已经表明,他不具有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感,缺乏对自身公职起码的尊重和真诚,确属“难以委用”。看来,除了踢球,这差不多是高俅做的唯一一件漂亮的事。

  杨志的行为,即便放在现在,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也是难以容忍的。我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公务员……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务员有五种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其中:(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在黄河里翻船后,杨志应该进京复命,按照规定,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他是不承担责任的,而他却选择逃跑,这是严重触犯法律的行为,即便赦免,也并不意味着官复原职。高俅没有满足他的请求,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杨志的抱怨,纯属庸人自扰。

  编辑: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