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老朱和他的旧书店
2022-08-31 16:15: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中玉

  周末闲来无事,又来到老朱的增知旧书店,买了一本《民族精神史的书写:乔伊斯与鲁迅短篇小说比较论》。由于生病,老朱近来很少待在书店,书店基本上由他的爱人来打理。在与老朱爱人的聊天中得知:老朱的第二本书就要出版了,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提起老朱和他的增知旧书店,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书店离我家很近,作为爱书之人的我没事就喜欢进去看看。

  增知旧书店很小,如果同时进来三四个人就会显得拥挤,因此老朱大部分时间都会摆张椅子坐在书店门口。店里的几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旧书,以文史哲之类的书居多,书架上挂着几个老式照相机,店里还摆着一些毛主席像章,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

  因为书店没有窗户,所以房间里的灯始终都开着。书店虽小,但是老朱不像有些小书店和报摊的老板,看你老是翻看他的报刊书籍就会问你要不要,你要说就随便看看,对方立马就会板起脸:“不要就别翻,翻乱了不好卖。”老朱不会那样。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老朱的书店经常关门,直到去年4月份的一天我偶然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一则消息,居然是关于老朱和他的旧书店的,原来2013年老朱被确诊为直肠癌,书店开开停停,已经面临关门的局面。

  后来书店的一位老主顾在网上发帖介绍了增知旧书店和店主老朱的病情,于是就引来很多爱心人士来书店买书。新闻联播都报道这件事了,确实挺出人意料。看来此事的社会影响还不小,老朱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此后我又在《新安晚报》上看到了关于老朱的报道,说他在安徽图书城签名售书,书名叫作《最后的旧书店》,是老朱这些年来的淘书笔记。

  去年年底,得知老朱要到合肥市图书馆讲演并现场赠书,我如期抵达。记得老朱来图书馆的那天下午,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后面临时摆起的一排椅子也坐满了听众,我因为去迟了只好站着。

  老朱面朝大家坐着。很久没见到老朱了,他还是老样子,瘦小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戴着眼镜,脸上依然神情严肃。开始报告厅的大屏幕播放着一些媒体对老朱的采访,包括新闻联播的采访。等视频放完了,工作人员就请老朱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老朱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老朱名叫朱传国,1962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就当了工人,学历虽然不高,但却特别爱看书,自从高中时看了一本外国名著《红与黑》后就一发不可收。参加工作之后的老朱总是会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很多钱来买书。后来老朱下了岗,左思右想后决定通过卖书来谋生,也算是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了。早期是摆书摊,每天起早贪黑,吃了很多苦。这样坚持了几年,老朱积累了一些资金和人脉,于是开了一家旧书店,就是今天小有名气的增知旧书店。

  老朱说他生病后本想把书店关了,但由于这是合肥最后一家旧书店了,又因为一位老主顾在网上发帖呼吁大家救救老朱和他的旧书店,这就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他们纷纷前来买书。社会上的这些支持和鼓励给了老朱坚持下去的勇气,使他坚定了坚守着合肥旧书店这最后一块阵地的决心。

  当老朱把他的人生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后,几位热心的听众问了他一些问题,老朱耐心地做了解答。

  最后是赠书环节,我拿到了老朱的赠书后,他在书的扉页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和日期,并写下了“以书会友,其乐融融”几个字。

  老朱,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罹患绝症,却依然充满热情地生活着,还出版了自己的作品。他不悲观,不放弃,努力与命运拼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真谛!

  编辑:王根